消除痛点,向深化改革要动力

  消除痛点,向深化改革要动力(评论员观察)

  ——优营商环境,强发展磁场②

  一份小小的证明,曾经让企业备受困扰。此前,上海一家生物医药公司在申报上市过程中,被要求提供本公司和所有分公司、子公司、控股法人股东有无违法情况的证明材料,但企业经营涉及行政执法领域众多,因而每家公司要去注册地的税务、环保等10余个单位分别开证明。开证明繁、难、慢、多,给企业增添了额外的负担和烦恼。

  去年3月1日,上海全面推行经营主体以专用信用报告替代有无违法记录证明。专用信用报告上线第一天,这家公司组织了试用,“几分钟就成功开具了一家子公司的专用信用报告”。同时,“推行专用信用报告替代相关行政机关出具的有无违法记录证明”还被写进《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〈上海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〉的决定》,以法规的形式固定下来。推进“减证便企”,用“一份报告替代一摞证明”,正是以深化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生动例证。

  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关键,也是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的力量源泉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:“要继续深化改革,坚持‘两个毫不动摇’,优化营商环境。”优化营商环境的过程,也是不断冲破思想观念束缚、突破利益固化藩篱的过程。无论是清除市场壁垒还是转变政府职能,无论是提升服务质效还是推进制度集成创新,都需要坚持向深化改革要动力。尤其是随着营商环境改革迈入深水区,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,尤须向难处攻坚、往关键处挺进。

  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,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而深化;哪里矛盾和问题最突出,就要重点抓哪项改革。从全面清理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,到大力整治涉企违规收费;从扩大“直装直提”“离港确认”等措施覆盖范围,到积极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改革试点……过去一年,各地各部门加快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,优化营商环境取得明显成效。也应清醒看到,各类“旋转门”“玻璃门”仍然存在,涉企审批等行政效能有待进一步优化提升,区域间营商环境建设存在不均衡问题。聚焦经营主体突出关切,切实解决企业痛点难点卡点问题,才能推动营商环境改革迈上新台阶,更好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。

  营商环境好不好,营商环境改革成效如何,最终要看经营主体的评价。解决问题的效率高不高?市场有没有隐性壁垒?是否存在重复检查和多头执法问题?营商环境建设的方方面面,都与经营主体的感受紧密相连。在浙江,杭州钱塘区检察院创新打造“营商环境检察e站”,当地企业咨询法律问题、解决纠纷有了便捷平台。在西藏,截至2023年底,行政审批事项数量由347项减少到185项,办理时间由16.1个工作日减少到12.4个工作日,经营主体和群众满意度大幅提升。优化营商环境,关键是要精准对接需求、提升质效,善于用改革的思维和办法破除积弊、激发活力。因此,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,用事实和效果说话,让经营主体看到变化、得到实惠,切实享受到营商环境改善带来的红利。

 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,“完善产权保护、市场准入、公平竞争、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,优化营商环境”“营造市场化、法治化、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”。深化改革没有穷期,优化营商环境也要永远在路上。锚定目标、攻坚克难、持之以恒,以深化改革破除影响营商环境的“中梗阻”问题,就能厚植经营主体茁壮成长的沃土,推动全社会创新创造创业的活力竞相迸发。(人民日报 邹翔)